研究性学习概述(二)
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
1、能有效促进同学们个性的充分发展
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来看,研究性学习将同学们个性的健全发展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每位同学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在研究性学习中同学们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地开展研究,这就为同学们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能使同学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看,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面向我们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选择问题。这样,同学们得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反思自我,并从中学会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还可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并且逐步形成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的行为习惯。
3、能从制度上保证同学们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机会。对每一个实际问题的研究,同学们都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考察、收集数据等探究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转变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每个同学的充分发展创造机会,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学校必修课程具有强制实施的特性,课程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在当前形势下从制度上保证同学们实现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探究的转变。
4、能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看,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究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由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很多知识,同学们通过研究活动,能很自然地学会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这种知识的联系,可以是纵向的、单一学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涉及多学科的。同时,为了解决问题,同学们一定还会主动自学很多东西,使自己原有的知识领域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步骤
1、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合理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写出课题研究计划和开题报告。
3、活动实施。开展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和文献研究,收集和整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寻找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4、 分析调查资料或实验数据,合理推论,得出结论。
5、归纳整理资料信息和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6、发表、交流、共享课题成果与研究心得。
7、评价与反思。
三、研究性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要科学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需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此外,应用于一般性课题研究的方法还有: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等,我们应该根据课题的性质,科学合理地选择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